(壮丽70年·奋斗新时代)七旬志愿者吴玲玲:博物馆里的老北京故事
北京9月2日电 (记者 杜燕) 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”这是70岁志愿者吴玲玲挂在嘴边儿的话。作为中国上亿名志愿者中的一员,与共和国同龄的吴玲玲在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的首都博物馆,十余年如一日地讲解“老北京”。
北京建都八百多年来,以皇城为背景,形成了内涵丰富、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。遍布京城纵横交错的胡同里,世世代代生活着北京的百姓。他们过去的生活是怎么样的?从中能否寻找到现代生活的蛛丝马迹?
吴玲玲插队时。吴玲玲供图在首都博物馆的五楼,展示着定型于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的老北京民俗。
“这件展品是老北京鬃人。你看铜盘上面的四个小人身穿绫罗绸缎,个个五彩光鲜。他们的头是胶泥做的,身架是秫秸杆做的。那为什么叫他们鬃人呢?……”又是一个周二上午,一件黑色盘扣上衣外,吴玲玲穿着蓝色的志愿者“工服”,笑容可掬、引入入胜地向来自国内外的游客,娓娓道来展品及其背后百年间胡同里老北京人家的故事。
这一讲,就是十余年之久。
生于1949年9月29日的吴玲玲,在北京长大。18岁,随着同学们到内蒙古哲里木盟下乡插队,后辗转到山西运城、太原,做过赤脚医生,当过英语老师,干过公证员和公务员,于1992年回到北京,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担任高级研究员。
70岁志愿者吴玲玲在首都博物馆讲解“老北京”。吴玲玲供图2004年,吴玲玲正式退休。“当时认为以前的生活画了句号,要开始新的生活。”闲不下来的吴玲玲,经过考试,成为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《老年之友》节目的嘉宾主持人。她希望能通过电波把法律知识,比如继承法等相关内容讲给更多的老人听。
主持人又怎么成了志愿者?满头花白头发的吴玲玲笑称,自己一生的经历让她觉得,“人的一生必须学习,一路学习”,“人生不断积累,才有可能改变”。
“35年间,我换了7次工作。”吴玲玲说,这在当时不能被人理解。但在她看来,每一次变动,都是一次人生的转折,也是人生新的机遇。
“2007年从网上看到首博招募志愿者讲解员,觉得这是个学习中国历史文化、开拓视野的好机会。”吴玲玲说,尤其是2006年美国电影《博物馆奇妙夜》的上映,燃起了她做博物馆志愿者的念头。
吴玲玲积极备考,阅读大量关于北京历史文化的图书和资料。没成想,真正面试的时候,首博副馆长和其他几位面试负责人只问了一个问题:“你为什么要来首博做讲解员?”
简单的问题,吴玲玲不仅讲述了自己的“博物馆之夜”情结,还认真总结了自己曾经参观过的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博物馆的优劣,并在总结时表示,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,希望在我的讲解中让首博成为老年人回味过去、年轻人学习历史的好地方。”
她成功被录取了,负责老北京民俗馆的讲解任务。
70岁志愿者吴玲玲在首都博物馆讲解“老北京”。 杜燕 摄在她眼里,志愿者并不“简单”,不是“照本宣科”,更不是“维持场馆秩序”;讲老北京民俗,不是“庸俗”,而是“负责任地如实讲解老北京的历史和习俗”。
为此,吴玲玲下了苦功夫。她走遍北京的博物馆,翻阅大量书籍,了解更全面、细致的老北京历史、风土人情。对于每一件展品,她都写出800字的讲稿,方便观众了解。
“器物是不会有表情的,但要讲出老北京的情和意。”吴玲玲说,讲解中要因人而异、因人而宜。
展品中有三份民国时期的婚书,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。她根据这几份婚书,找到了其他博物馆的一些婚书,有老舍先生的婚书,有宋庆龄和孙中山的结婚誓约书,还有周朝婚书和外国结婚证,她把各种婚书进行比较,做成一个讲座《从婚书说中国历代婚姻制度》,融合了戏曲、文化、法律等方面的知识。
对于不同观众,她的“说辞”也不同。听众是年轻人,她便讲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,为什么要用法律来约束感情;听众是小朋友,她便讲朋友、友谊和爱情是怎么回事;听众是年长者,她便讲如何促进家庭关系和睦、如何对待夕阳恋涉及的法律问题等等。
“每一件展品,我都要去挖掘它的真实历史背景,讲出它和现在社会生活的关联。”吴玲玲表示,要用精炼而有趣的讲解,“否则还不把大家给说跑了”。
2010年,吴玲玲被评为“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”。在她看来,这是对她志愿者生涯最大的肯定。
她更加笃定要继续“志愿”下去的,还有一件事情:作为曾经的法律工作者,她曾建议用法律保障志愿者的权益,购买人身保险等。
2017年12月起实施的中国《志愿服务条例》中明确规定,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,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。
“用法律法规作为底线,再把博物馆的审美揉进去。”这是吴玲玲对坚持十多年志愿工作的总结。
她说,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、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,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、保存、研究、传播和展览的地方。因此,在这里人们可以“回头看历史,低头看今天,放眼看明天”,能明白走过来的路,更能走好今天的路。
“我65岁时听说要被冠以‘荣誉志愿者’称号,我觉得做志愿者本身就是一种荣誉,不需要其他称号。”吴玲玲说,每个周二上午,都会踏踏实实地在首都博物馆继续讲解博物馆里的老北京,讲述博物馆里的新故事。(完)
来源: 原创